top of page
搜尋

7月末物流的硬核演练:极限72小时、海啸警报、失败谈判与关税截止同框

  • 作家相片: Wakool Transport
    Wakool Transport
  • 7月30日
  • 讀畢需時 8 分鐘

2025 年 7 月底,全球物流业卷入一场罕见的“三重冲击”——8.7 级美西强震造成港口停摆、美中贸易谈判破裂、以及 8 月 1 日关税最后期限铁腕执行——叠加效应让供应链管理者措手不及,几乎所有灾害脚本与应急方案同时被触发。我们曾在《8 月 1 日截止日期迫近:金砖国家关税与运费崩溃震撼市场》中预警,关税节点已令运价和库存策略出现前所未有的剧烈波动;如今,突发地震仿佛“压垮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进一步放大物流网络的脆弱性,也把全球贸易推向新一轮高度不确定的边缘。


物流史上最动荡的72小时:2025年7月29日至31日
物流史上最动荡的72小时:2025年7月29日至31日



ree

8.7 级强震:天灾撞上贸易大限


2025 年 7 月 29 日 09:25(莫斯科时间),一场 8.7 级浅层地震 震撼勘察加半岛东南约 78 英里海域,震源仅 46 英里深。强震触发环太平洋海啸预警,成为首个在敏感贸易窗口期迫使美国最繁忙港口群全面停摆的自然灾害。


美国西海岸港口全面停摆
  • 洛杉矶/长滩港(月均贸易额逾 260 亿美元)于 7 月 29 日 13:00(PT)启动紧急关闭,所有码头、进出口闸口与堆场作业全面暂停。

  • 海啸抵达时间:7 月 30 日 01:15(PT)。

  • 运营恢复:需待安全许可,最快 7 月 30 日 07:00(PT)逐步重启。

  • 进口商正冲刺 8 月 1 日关税大限,每停工一小时均意味着数百万美元货物延误。


夏威夷首当其冲

  • 州长 Josh Green 发布紧急令,沿海居民强制撤离。

  • 檀香山 H-1 高速 因人潮涌向高地严重拥堵;商用港口与 希洛国际机场 全面关闭。

  • 第一波海啸于 19:17(HST)抵达,迫使酒店实施“垂直撤离”,旅客滞留、无房可住。


航空与物流连锁效应

  • 芬兰航空 取消 900 余架航班,客运与高价值航空货运受到重创。

  • 美国多条干线货运航班改道或延误,进一步加剧关税前的物流瓶颈。


影响概览

  • 供应链中断:西海岸港口关闭叠加关税截止,形成“双重冲击”。

  • 经济代价:每小时停摆损失以百万美元计,关税前抢运计划被迫重排。

  • 应急挑战:多州沿海撤离、机场停运、陆路拥堵,凸显灾害应急与贸易时点重叠的系统性脆弱。


在关税大限与极端地缘风险并行的背景下,此次强震海啸事件或将被视为现代物流史上最具破坏力的完美风暴之一。


ree

解除警报与快速恢复

7 月 30 日19:30,美国海岸警卫队取消了大部分太平洋港口的海啸预警,洛杉矶—长滩港也在当天早上07:00准时复航。虽仅停摆24小时,却造成数以亿美元计的损失;另一方面,港口设施和应急体系在极限条件下快速复位,展现了出色的韧性协同效率


但这次停运也暴露了供应链的关键脆弱点:所有原定于30日的提柜预约被迫重新排程,码头作业与陆路配送普遍延误,运输高峰被进一步推迟。事件再次提醒业界——在关税生效前夕已高度紧绷的贸易环境中,哪怕短暂的自然灾害也足以瞬间放大系统压力,迫使企业加快建设更具弹性的多节点物流网络。



美中斯德哥尔摩会谈:高压博弈,仍无突破


在太平洋海啸威胁西海岸运营之际,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于7月30日斯德哥尔摩结束了第三轮高层贸易谈判,但双方未能就8月12日中方专属关税截止日达成延期协议


“建设性”却无结果

会后,两国代表均以“建设性”形容此次为期两天的磋商,但核心分歧依旧。贝森特强调,“任何协议都需与特朗普总统商讨后才能拍板”;中方代表李成刚则称,双方原则上同意努力争取延长关税宽限期。


主要症结
  • 伊朗石油:中国持续进口伊朗原油引发美方关切。

  • 对俄双用技术:美方质疑部分对俄出口可能具备军事用途。

  • 产能过剩:中国制造业产量超出全球需求。

  • 市场准入:美企在中方战略行业的准入壁垒仍高。

  • 高科技限制:美方对半导体、AI 技术出口管制未见松动。


数据揭示僵局背后的风险

若宽限期无法延长,对华关税将“反弹”至约 80%——涵盖特朗普上届任期关税、20% 的芬太尼相关附加税,以及 4 月公布的 34% “对等”关税;目前美方税率为 30%,中方对美商品征税 10%。


  • 贸易量骤降:仅 7 月份,中美贸易额同比下滑 28.3%。

  • 份额下移:中国在美集装箱进口市场占比由 2024 年的 40% 跌至 28.8%。

  • 替代国崛起:同期越南份额提升 27.6%,泰国增 15.6%,印尼飙升 57.5%。


若谈判继续僵持,全球供应链势必面临新一轮冲击,企业需为最坏情况提前布局。



川普强势表态:“8 月 1 日绝不延期”


7 月 30 日,在美西地震与美中谈判破裂的双重冲击下,总统川普再度强调:“8 月 1 日就是最后期限——坚决不延后。这一天对美国至关重要!


最后一刻的“闯关”协议

尽管白宫态度强硬,仍有数个主要经济体在死线前抢得减税协议:

经济体

协议要点

内部反应

欧盟(7 月 27 日)

将大部分输美产品税率从威胁中的 30 % 压至 15 %

法国批评为“屈服”;德国担忧潜在“重大后果”

日本

通过框架协议避免对汽车加征 25 % 关税,稳住对美投资

业界普遍松口气

菲律宾 & 印尼

获得低于原方案的调降税率,细节仍在敲定

正加速签署文本


仍悬而未决的高风险名单

经济体

潜在税率

现状

加拿大

最高 35 %

谈判“白热化”;总理卡尼称只签“对加方有利”协议

印度

20–25 %

川普指其关税“全球最高之一”,仍无共识

墨西哥(USMCA 伙伴)

30 %

因贸易失衡等议题陷入僵局


影响展望
  • 随着 8 月 1 日大限迫近,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将面临严峻关税冲击。

  • 供应链和市场波动将继续加剧,企业需提前布局多元采购与应急物流方案。



制造业在动荡中的韧性


即便置身高度不确定的环境,美国制造业依旧展现出强劲的承压能力。费城联邦储备银行 7 月制造业调查的综合活动指数升至 15.9,不仅刷新今年 2 月以来的高点,也打破此前连续三个月的负值,重回扩张区间。


印度制造业的复苏更为亮眼。7 月份 HSBC 制造业 PMI 攀升至 59.2,创下 2008 年初以来的 17 年新高。这一动能主要得益于内需强劲及供应环境改善,印证了即便全球贸易环境紧张,区域制造业仍有蓬勃发展的空间。



运价的终极压力测试


在《1,000 亿美元关税收益:福音还是灾祸?》一文中,我们已追踪海运费率的剧烈波动;而 7 月最后一周,市场更经历了一场终极大考。由于船公司撤掉 17.5 万 TEU(约占原定运力 11 %)的航班,提前出货带来的红利几乎被耗尽,8 月开局的需求格局已被彻底改写。


截至 7 月 31 日 的核心指标

指标

最新水平

变化幅度

中→美西运价

2,089 美元 / FEU

较 6 月高点 -63 %

中国出口量

同比 -28.3 %

船公司持续撤航

替代产地

越南+27.6 %、泰国+15.6 %、印尼+57.5 %

贸易分流加速



危机中的港口韧性

本轮海啸虽迫使西海岸港口“急刹车”,却也检验了美国港口体系的 脆弱与韧性


  •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 Gene Seroka 透露,港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 6 月依旧处理 892,340 TEU——创下 117 年新高,同比增长 8 %

  • 即便在 24 小时 全面关闭后迅速复航,也未出现长龙待泊,印证了运营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显著提升。


正如我们在《220 亿美元冲击:史上最昂贵内陆洪灾,德州洪灾美国物流如何应对》中所指出,极端自然灾害与贸易不确定性正愈发频繁地挑战全球供应链;韧性与灵活度,已成为企业和港口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8 月 1 日之后的贸易新格局


极端自然灾害、谈判破裂与强硬的关税时限多重叠加,让 2025 年 8 月的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质变。财政部长贝森特曾预言“8 月将动荡异常”,如今回头看,这一判断或许还过于温和——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与即将落地的关税,正共同重塑供应链版图。


对供应链管理者的核心启示
  • 风险情境必须“双轨并行”

    这场地震与贸易政策变动叠加的“复合冲击”证明,地缘风险和自然灾害需要被同时纳入应急预案,且预案要能无缝切换。

  • “中国 + 多国”已成刚需

    随着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跌至 28.8%,多元化采购已从纸面策略变为现实操作——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份额正快速攀升。

  • 进口港口务必多元布局

    洛杉矶 / 长滩港因海啸被迫停摆,再次凸显“单点依赖”的脆弱性。更大幅度启用美国东岸、墨西哥湾与加拿大港口,已成为分散风险的必选项。




威酷运输: 完美风暴中的物流守护者


7 月 29 日至 31 日接连发生的地震、港口停摆与关税谈判破裂证明,现代物流必须具备“一心多用”的抗压能力。8.7 级强震恰逢关键贸易节点,让西海岸港口按下暂停键;面对这场复合危机,唯有实时应变、预案完备、专家坐镇,才能让货物流动不止。


1. 实时危机响应
  • 秒级改道:我们的中美网络可在港口关闭时即时切换路线、重排提柜预约,并在洛杉矶/长滩重启后迅速恢复操作。

  • 逐小时动态:中国本地团队向出口商与托运人推送小时级进度,信息透明、决策敏捷。


2. 跨时区一体化沟通
  • 双语 24/7:中美运营团队双语在线,确保在航班停运、码头停摆等极端情况下仍能高效对接。

  • 预约重排:针对 7 月 30 日受影响的所有预约,我们逐票沟通、分级处理,保证客户期望与优先级同步。


3. 多口岸/多线路策略
  • 西岸停摆不慌:第一时间启用东海岸、墨西哥湾及加拿大港口网络,关键货物不中断。
  • 熟练多入口操作:灵活切换报关与拖车,保障货物流动不断链。


4. 关税倒计时合规护航
  • 关税加速通道:在 8 月 1 日截止日前,合规团队加速清关并优先安排紧急货物,避免高额延误费用。

  • 政策快讯推送:实时更新谈判进展与税率变化,帮助客户动态调整供应链。


5.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 替代采购方案:专家团队为您制定交叉转运、敏捷清关与多节点备货策略,紧跟全球变局。


当地震、港口关闭与关税大限同时来袭,选择威酷运输,让您的供应链稳如磐石、无惧风暴。


留言


总部

19130 San Jose Ave, Rowland Heights, CA 91748

电子邮件:

wkt@wakooltransport.com

rates@wakooltransport.com

hr@wakooltransport.com


客服热线: +1 (626) 723-3100

MC Number: 988495

DOT Number: 2928289

CA Number: 492086

营业时间

时间以太平洋标准时间 (PST)

时区为准

 

周一至周五: 24 小时营业

周六:上午 12 点至下午 4 点

周日:下午 4 点至次日凌晨 12 点

© 2024 Wakool Transport 威酷运输

Wakool Transport(威酷运输)不会将包括联系方式在内的个人信息披露给第三方或关联公司用于营销或推广目的。

所有收集的数据,包括用户选择加入的信息,均被安全存储,并仅用于提供本公司的服务。本公司确保按照适用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处理此类个人信息,保持严格的保密性和安全标准。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 Line
  • Whatsapp
  • Youtube
  • WeChat icon white
  • WeChat OA icon white
  • Xiaohongshu icon white
bottom of page